后宅中心小学: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作者: 周永强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21
字体:[     ]

         

 课程:一般而言,课程分广义的和狭义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全部生活的总和。就是说校园内所有的教育因素,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处处皆课程,时时有课程。狭义的课程是: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表上落实的才是课程。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课程文化:首先,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事物产生后,它就部分地替代了文化的功用,尤其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发挥了文化“化人”的作用,为文化由“粗放型化人”转向“集约型化人”创造了条件;其次,文化是课程永不枯竭的源泉,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使课程成为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课程形成着文化,使文化在课程中得以创生。

 学校文化: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质,既具有跟随社会文化发展的共性,又具有特定环境下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这种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我们称之为学校文化,它是指由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它的内容大致包括:1.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2.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3.对学习、工作的态度;4.对集体的认同和归宿感。  

 基于以上概念定义及学校现实发展需要,我校从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管理等入手,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内涵发展。在这期间,既有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也充分体现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尤其是在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规划设计上,在具体执行的领导上,在阶段性评价调整上,都有鲜明的烙印。下文结合学校的情况,具体谈谈我校以加强课程建设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梳理校史,确立“养正”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养正,最初出自《周易》——“颐养正也,既济定也”。“颐”讲的是培养正道,“既济”表示事业成功。“养正”是我国古代蒙育思想的精髓,“蒙以养正,德教为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历来主张。

 我校百年,“养正”贯穿着整个办学历程。1908初办“养正学堂”就明确树立目标——“蒙以养正圣之功,开花一乡中。树木十年人百岁,一样被春风”。1919年,国学大师钱穆出任校长,开设新课程,倡导品学兼教,其后来办学的一贯宗旨“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在我校进行教育实验时即有雏形。四十年代,我校在“江抗”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锡东地区率先成立少年先锋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步入新世纪,我校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更是对“养正”在新时期历史环境下的延续和发扬。

 基于以上校史,在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的基础上,我们对“养正”的内涵界定为:“养浩然正气,育品正学生。” “养正”是我们的价值追求——“完善自身品行,做一个正气、正直、正义的教师;教育培养品行正、心灵纯、有理想的学生”。学校以“养正文化”统领学校德育课程,整合思品课程、班队活动课程、专题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家长学校课程,提出了培育“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好学善思、实践创新”的“养正好少年”的育人目标,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多年来,学校挖掘“养正”校训的内涵,统领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教育价值追求。

 二、设置课程,确立“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给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目前我国课程设置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有一定的弹性空间,给了学校一定的课程支配权。这就使得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灵活地设计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1、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的设置学校没有权利改动,但可以探索将教材重组,将教学内容优化组合,从而将适合区域文化、时代特征、学生特点的内容组合进去。比如,语文组合经典诵读、文学欣赏;数学组合问题解决、生活应用;体育增补时尚元素如轮滑、跆拳道、健美操,信息技术增补3D打印,科学增补STEMA课程……这些内容都科学地分析情况,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规范地制定教学计划,严格按教学规范实施,评价。

 2、地方、校本课程特色化。学校根据办学传统和“吴文化发源地、高新产业集聚区”的区域特点,确立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两翼齐飞”的特色发展之路,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开发了“刻纸”“吴文化小导游”“机器人”“英语口语”等课程,列入课表进行常态化教学,推进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特色文化的建设。

 3、社团课程走班化。为了给有一定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学生社团。社团相比以上内容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项目、章程、活动、成果都应该以学生为主,教师适当指导,形式以活动为主,锻炼培养学生的能力。目前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社团有67个,涉及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体育运动、视听艺术、生活技能、创新创意、阅读写作、语言思维、国际理解、人文历史十大类,进行全校所有学生的走班化。

 三、改革教法,确立“两新课堂”为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

 树立全面的成才观、有效的过程观、综合的评价观,围绕当前的“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以“新素养新课堂”为主题,积极探索自主合作、互动生成的高品质成长型课堂。

 “两新课堂”课堂首先要将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其深刻内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探寻课堂教学改革着力点,使课堂教学从关注知识技能向关注学科素养、关注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转变。通过更新观念、改变教学行为,促进“学”的真正发生,实现由“传授型课堂”向“学习型课堂”、“知识型课堂”向“发展型课堂”转变。同时积极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其次是“两新课堂”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能超越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要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两新课堂”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适合不同的学生。

 最后“两新课堂”善待了学生差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要学会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的增值。

 四、重视研修,确立“好学善思”为教师发展的共同追求

 这里的学习是指广义的学习,重点指向于学习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包括课程论、教育教学技能、教育心理学原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也指向于优秀的人文知识,包括科学知识、文学作品、艺术。前者目的是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技术能力,使教育更有成效,使自己更有成就感;后者目的是提高人文素养,拓宽眼界,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一项目的打造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化”的充分认识:教育已经不再只是仅凭经验的传授和机械的训练可以达成了,教师也不再只是传授知识学问的“教书匠”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劳动者”,而是智慧的“创造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去实践。

 基于以上的思考,学校最近多年中加大投入,以经费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加大对“学习”这一重要项目的建设,重点做了以下实践:1、设立“养正讲坛”,通过邀请专家,挖掘校内资源,开展系列讲座和研讨;2、设立“养正读书会”,极力倡导师生读书,经常性开展读书交流会、微信公众号读书分享、读书笔记展览,读书心得汇编,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3、开展参观考察、听课培训、修学联谊、校本研修各类培训;4、重视教育科研,从“十五”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的引领下,再历经“十一五”《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设计研究》和“十二五”《多维有效监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校本研究》两个课题,到如今“十三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特色课程研究》这系列课题研究聚焦课堂,紧扣新课改,关注难点焦点,使得教师在研究中提高了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提高了教科研能力。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而学校文化建设只有真正落实到课程上,才会显现其应有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地发展教师,发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