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茂德:我的教育乌托邦
作者: 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沈茂德
来源:江苏教育报
发布日期:2016-04-22
字体:[     ]

    职业观

  不把校长当官做

  20多年的校长工作实践以及经历了多次较高层次的培训、较多的国内外教育行走,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做校长的职业观:不把校长当官做。

  从职业的意义上讲,合格的校长首先应该拥有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他的人格、学术乃至爱好都基于自我要求,这种品质的基础就是对教育、对学校、对师生发自内心的挚爱,这种精神就是溶于血液中的“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执着。在长期的岗位实践中,校长的品质和精神会逐渐成为学校文化的基调和标识。在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多次婉拒了从政、升迁的机会,很多朋友问我:“你想干什么?”我常默然。但我心在回答: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情就是在工作中不断升华的教育情、校园情、师生情。30多年过去,这种情感已固化为每天行为的习惯。而习惯真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催生了一种坚如磐石的定力,使我能够专注地做专业的事情。

  在学校生活中,校长是什么角色?专家们有许多诠释。在我看来,校长不仅是一种岗位,更是学校文化的一种标识。校长岗位本质上是学校内为师生成长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者,自身更应是各种管理性服务的示范者。但这种服务又不仅仅是后勤、生活性质的服务,校长服务的内涵更应涵盖愿景规划、课程建设、学校文化建设等更广泛的内容。具体地说,在校长的心中,应该永怀这样一种情怀:校长职业绝不是一种官职,它应该是一种理想和实践并重的职业,是一种播洒阳光和帮助师生发展的服务职业。校长既应该是理性的思考者,又应该是激情的实践者;他不仅会说,还要会做,更要言行合一。校长既应该怀有远大的教育理想,不断地为师生展现充满诗意的蓝图,用高昂的激情吹响师生行动的号角,但校长又必须坚实地踩在中国教育的大地上,在思考与行走中,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师生在发展中不断前行,寻找那个“教育的乌托邦”。

  在具体工作中,校长该如何做?作为校长,他当然是一个管理者,小至学校的一草一木,大至学校的事业规划;他还应该是各类关系的协调者,协调校内外众多关系,寻找社会教育资源……但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校长应是学校愿景的谋划者、教育方向的掌舵者、学校文化的引导者……因而,无论承受多少功利性的社会重压,校长都应永怀“书生本色”,在心灵深处沸腾着炽烈的“岩浆”——教育的期盼与教育的理想,眼睛看着远方的目标,寻找改革的“特区”,在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优秀的校长要有改变现状与锐意进取的勇气,做坚定而又理性的改革者。我们可以坦然地接受很多尚不能改观的现实,但是,校长应尽最大可能去做好可以做的事情。在我看来,校长对现状的埋怨只会削弱师生的意志。因而,在校长的工作词典中没有“埋怨”两字,校长思维中闪现的应该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改革”。

  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强大的团队感召力,成为学校“工作激情”的点燃者。在我看来,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把工作做好的热情,校长的气质与任何时候的言行都应是点燃师生激情的火种,让每一位师生有一种为人生价值追求而愿意全身心投入的冲动和持久工作学习的激情。在校长的语言与行为中,信仰、愿景、行动应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

  优秀的校长还应是学校优质发展的规划与设计者。要实现这种职业要求,校长一定要有较宽广的教育视野,通过丰富的阅读和较多的教育行走,逐渐孕育学校发展的蓝图,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化思想和办学梦想。要具备这种工作品质,就要求校长时刻注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天下友”,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分量与学校发展愿景与设计的功力。

  一名校长要成为师生心目中的文化校长而非行政校长,这绝对是一个艰苦而恒久的过程。要达成这样的职业理想,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第一,校长要读懂自己的学校和学校的传统文化,成为学校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第二,校长也要读懂校长岗位的职业意义,要能在世俗的浮躁中守住宁静的心田,淡泊明志,通过长久的历练,升华校长的职业精神(热爱教育、淡泊名利),升华校长的职业智慧(愿景谋划、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文化的建设者。在传承与建设的融合中获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戴,赢得同事们的认同和信任,在艰难的实践和痛苦的反思中生成理性和经验,逐步形成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教育哲学。

  教育观

  教育是农业而非工业

  在实践中,我们已认识到,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管理的许多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的教育行为,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教育对象的生命性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被漠视,“个性化”“选择性”“自主性”等教育关键词被模糊和淡化。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这样描述:一所学校犹如一个工厂,一个年级犹如一个车间,三个年级犹如一条流水线,教师犹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按统一的规范和速度,实施对个性差异极大的孩子们完全相同的“培养”,应该是十分复杂的、因人而异的教育演变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式的程式化操作。由此,批量化、标准化成为基础教育最突出的问题。

  这种标准化的教育忽略了人的差异,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学校课程缺乏丰富性,学生的学习缺乏选择性;其次是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的帮助、个性化的辅导,校园生活缺失个性自由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过多、过早、过于苛刻的压制性规范,孩子们感受的是近乎窒息的“管理”,知识学习成为被动接受,学生行为表现为“集体性”“规范性”,个体生命的能动性、丰富性、潜在性被禁锢在“服从与规范”的枷锁中。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难以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人性光辉和成长过程的愉悦性,应该飘荡歌声的学校却成为孩子们内心不喜欢的地方,应该感受成长快乐的读书、学习演变成了单一的操练和冰冷的考试,应该播洒阳光、雨露的教育天使变成了冷漠、只追求效率的操作工……

  当我们意识到上述的种种问题时,我们必须,也应该认真地加以讨论了:教育究竟是农业还是工业?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他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这叫因材施教”。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对陶先生的论断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进而把它作为自己的教育观。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承认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成长的基因。具体地说,就要承认每一个孩子是如此不同,要承认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个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每一个孩子不同的个性给予适性的教育和个性化的帮助。“因材施教”就成为最基础的教育原则。要真正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拥有“全纳意识”,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自觉修炼自己的教育爱心与教育耐心,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孩子,在公平的基础上延伸适性教育(个性教育)。适性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点,就是让学校课程更丰富,倡导更多的自主学习,帮助每个学生有更充分的个性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就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经历都具有他个人的烙印,强调每个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农作物的健康成长,需要温度、水分、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同样如此。只有学校、教师、家庭共同努力,形成优秀文化,才能使孩子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可以这样说,学校的氛围就是孩子们成长的土壤。在这样的氛围里,形成了一种浸润性的文化,孩子们就在这种校本化的氛围中汲取着共同的营养,会生长出终身难以磨灭的学校文化印记。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中,教师是影响学生品质的重要人物,在教育意义上,教师的含义就是引导、示范、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绝没有一种单独的力量和单独的因素影响孩子的成长,良好的教育应该追求教育的整体合力。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必须认识到,“适时”“适事”“适度”才是真正的教育智慧。农业生产非常讲究“节气”。教育要做的,就是给每一棵幼苗以合适的生长方式(适性教育),帮助每一朵花在该开放的时节绽放美丽(适时教育)。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农业生产的24个“节气”,熟悉这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产量与作物的品质是相当重要的。在教育实践中,把握教育的“节气”,掌握教育的“时令要求”,同样是一线教育工作者要长久修炼的一门艺术。它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不同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一样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视力”和“教育敏感”。研究不同学段的成长规律是教育研究的基础工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教育契机,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适时”把握。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必须认识到,教育不仅需要决心,而且需要耐心。“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道德引领,尤其是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培养,教育绝对不能简单化。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个性化的人,是一个个尚在成长中的孩子。反思我们的传统德育工作,我们应该探讨的是,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当我们真正深入一些班级,当我们更多地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近学生、走近家长,当我们更多地去倾听、去发现,并且蹲下身来,用孩子们的眼光与内心去感受,我们有时仍会悚然:我们对孩子素养培养的把握仍那么片面或不科学,过之或未达到二者都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细致?什么是有效?或是经验的原因,也可能是习惯的原因,还有那么多孩子的声音我们没有听到,还有那么多学生的行为我们尚未重视或者看到了却熟视无睹,还有那么多的问题尚待发现或发现了尚缺乏有效解决的机制……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教育绝对不能简单化!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必须认识到,“教育过程”就是“农夫”的“耕作过程”。教育过程就犹如一个耕作的过程,其劳作的程度和工作精细的水平决定着收获的产量和质量。当产量不高、质量不精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责怪“农作物”;当孩子们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总是抱怨,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卸给孩子们,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否有温柔的眼神?我们有没有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我们是否掌握了教育的“节气”?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一些农业的思想,多一些园丁的行为。“关爱”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情操,让每一个孩子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感受到阳光、雨露。当每一个孩子都能自豪地说:“在我们的学校,我每天沐浴在阳光中,我每天在老师的言行中看到了崇高,学会了追求,在学校文化的浸润中,在丰富的课程选择中,我每天都在进步,我的个性与特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倘能如此,我相信一定会有“大面积”的丰收与优质的“作物”品质。

  我出生于ag九游官网(中国)官方网站,水乡文化的熏陶,奠定了我感性、平和的人格基调。大学地理专业4年的浸濡,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使我更加喜爱宁静的校园,重点中学30多年的工作经历,又使我习惯了向上的氛围与较快的生活节奏。

  幼时良好家庭文化的浸濡,让我有了读书与写作的习惯。几十年来,书与笔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每当沸腾了一天的校园归于寂静时,我便开始幸福地读书、写作。外出参加会议,旅途中、考察中,我喜欢用眼睛看,用相机、手机拍摄,几十年来,已积累了大量的校园实景,记录了许多学校的教育哲学。每每外出归来,总能形成或千字或万字的散记。有些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更多的文章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一种感悟,一种在吸收与借鉴基础上的思考,更是一种内心的倾诉。

  30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深谙 “教育是水磨功夫”,一时的激情只能算作冲动,只有持久的热情才能赢得深度。年复一年,平凡而宁静。但正因为内心平和,才有了长久的坚守,才有了对教育本质的追求,也因此,收获了众多优秀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优质发展。

  30多年的教育探索,20多年的校长岗位实践,我常常有这样的思考:“我们如此努力,为何常常感到痛苦?”由此,引发了我进一步思考: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教师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课程是什么?课堂是什么?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有人常说我是理想主义者,但我认为,倘若教育工作者没有了理想,怎么会有“有理想的学生”?

  我最喜欢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话:“人充满劳绩,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的,生活总是艰辛的,没有人会只有失去而没有得到,也绝不会有人只有得到而没有失去。“竭尽自己的心智,尽可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这是我长期坚持的一种基本心态和工作习惯。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在我看来,校长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勤奋与敬业应是校长工作的基本品质。工作是辛劳的,但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孩子,每每看到孩子们的成长,面对校园内“群星灿烂”的美景,幸福感油然而生。所以我经常这样说,其实,幸福就在自己的心里,幸福就在主动的、积极的工作之中。我更这样说,一个心底光明的人,不仅自己是幸福的,也会给孩子们带来爱的温暖和灿烂的阳光。

    学生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一种基于责任的教育信念,是基于对孩子们的深爱滋生的一种教育期盼。我希望这种信念、期盼能化为教师坚守的工作原则,并外化为自己每天的常态教育行为。

  “金矿理念”的核心是:“让热腾腾的情感伴随孩子们成长”。这种“热腾腾”即为“全纳”“大爱”“扬长”。

  在我看来,要把这种理念外化为教育行为,下面几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具有职业的眼光,敏锐地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优势和巨大潜能;要有包容、全纳每个孩子个性的博大胸怀,用热腾腾的情感和足够的耐心,促进他们差异化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修炼教育智慧,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多元的课程和适性的教育方式,并通过教育的合力(家庭、学校、同伴等),使孩子们不仅获得基础性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有个性化的优势发展。

  我们要坚信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极大的潜能”,教师应始终以“热腾腾”的情感去期盼、呵护、帮助每一个孩子。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要真正呵护和赏识每一个孩子,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期盼孩子们的成长,让爱的力量和期盼的引导成为促进每一个孩子走向成功的精神支撑。否则的话,长期处于呵斥和失败环境中的孩子,往往会陷入自我压抑、自我否认的阴影,从而缺少自信和执着追求的信念和毅力。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让每个孩子时刻感受到“家长、老师信任我”,让孩子在每天的家庭生活、每天的学校学习中,都能感受到有一种“磁场的力量”在促使他前行、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暗中相助、有一种“无声的力量”在召唤,我把这些称为“期盼的力量”。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教师的期盼是一种真正的引导,教师的安慰与鼓励更是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撑。我们在分析一些名家大师、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中会发现,他们的教育思想虽然各不相同、教学风格各具特色,但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的眼神中总是对每一位孩子充满了温情,他们的教育语言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期盼与鼓励,他们已习惯用信任和欣赏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成长。

  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是如此的不同,教师应尊重孩子的个性,竭尽全力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提供课程资源、辅导等各种帮助。

  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我们用统一的要求考评完全不同的具有个性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并要求每个孩子都达到同样的标准。孩子们不仅承受着标准化考试的巨大压力,造成了教师、家长、学生“分分计较”,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标准化的学习中还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埋没了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的可能。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他阐述了他的关于智力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质的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现行智力测验的内容,因偏重对知识的测量,结果是窄化了人类的智力,甚至曲解了人类的智力。按加德纳的解释,智力是在某种人文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至于智力内涵中所包括的多元,加德纳认为,构成智力的是以下八种能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加德纳还认为,因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因此,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则进一步解释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两位智商都是130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能力完全一样。有些人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全才”或“通才”;有些人只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我们称之为“偏才”。

  美国国家资优教育研究中心主任Renzulli博士认为,所谓资优,只要IQ达到中等就可以了,但必须具备两个特质,第一具有优秀的学习方法,第二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

  这些理论更加坚定了我们必须建立这样强烈的信念:“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即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潜能,教师应以无限的期盼鼓励孩子们发展,以极大的耐心等待孩子们潜能的发展,以极高的智慧引导孩子们潜能的发展;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智能组合,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孩子们的个性优势,并竭尽所能帮助孩子们的这种优势得到顺利发展(扬长),而不是用一种“全面发展”的要求去强制学生弱势的发展(补短)。

  在我校的管理中,我们较大程度地改变了鉴别、分类、考核学生的管理方式,明确提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学校应该成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的地方,要努力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在校生喜欢、毕业生怀念的乐园”。“满怀热情地帮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倾注全力地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千方百计地发现和帮助特长学生”已成为我校常态的教育行为。近10年来,我们着力“学习自主、行为自律、个性自强”的学风建设,着力“丰富课程”的建设,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发展出现了“群星灿烂”的美景。

  教师观

  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和缔造者。因此,教师的发展始终是校长工作的基本点和着力点。优秀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财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师观: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

  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认为,教师是教育革新成败的关键,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关键人物,而高素质的教师来自专业的培育和自我的训练。吴武典先生还指出:“平庸的教师,教学生背诵;负责的教师,对学生详细讲解;优秀的教师,言传身教;伟大的教师,对学生引导和启发。”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这样说,教师培训“所注重的不应该是一招一式,不应该仅是教学的技能、教学的模式,而主要应该是教育的理想、教育的信念、教育的境界、教育的追求,是不断地去唤醒、激活和弘扬存在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教育智慧’‘教育点金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现代化的校园比比皆是。但细想一下,倘若校园里没有莘莘学子、教职工活跃的身影,那校园就仅仅只是躯壳而已;倘若校园没有夜自修的灯光,那不过是一片寂静的土地;倘若校园里没有了书声、歌声,那树、那花不过是没有思想的草木而已。正因为校园里有了这么多学生、教师,才变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令人魂牵梦萦。文化圣园、生态公园、温馨家园、数字校园,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有了文化、和谐、美丽。作为校长,我们应该常常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

  长期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是影响学生的一本书。而要让教师成为一本丰厚的书、有吸引力的书、高尚的书,校长应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物力来促进教师的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都是一棵棵幼苗,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阳光、雨露和各种营养元素。在凛冽寒风侵袭时,孩子们尚缺乏抵御的躯干和力量;面对狂风暴雨,他们需要扎根大地的深根和昂立的勇气,因此,在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教给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给孩子们生命生长的空间和营养。

  从生命发展的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生命成长的守护者。当孩子们渴了,教师应给予生命必需的甘泉;当孩子们冷了,教师应给予阳光和温暖;当杂草丛生时,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和及时清理。在校园内,教师应全纳孩子们在道德标准规范之上的个性存在,应该每天都可以听到孩子们拔节生长的欢歌;在校园内,应该看到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色彩,感受到每一个生命个性舒展的活力。

  如果认同教育是农业,爱孩子、爱所有的孩子就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天性与教育行为。我一直这样认为,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素质,那就是: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心底的真爱。在教师的内心,他应该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面对每一个孩子,他的眼神里应该充满温情,他的所有教育行为应该充满“热腾腾”的情感;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尚存在的种种问题,他应该有足够的“诲人不倦”的教育耐心。“真爱、大爱、深爱”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应有的最基本特征。

  在我看来,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内心具有对孩子们真正的爱,这种爱没有任何条件,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因为内心有爱,职业习惯渐渐上升为一种职业信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这种信仰,在教师的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我们面对的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不同,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重要,每一个生命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每一个生命都渴望得到我们的深爱,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引导和培育,这样他们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和社会的栋梁……

  我非常喜欢与教师交流。我常常欣喜地看到、听到,在教师的眼里,孩子们都是那么可爱,调皮也可视为灵性。某学生的组织能力特强,某学生的表达特棒,某学生有数学天赋……教师们说起这些总是滔滔不绝。这些教师享受着教育带来的幸福,在他们的班上,学风正,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然而,教师也是凡人,他们也会有生活琐事,也会因遇到困难而烦恼,因而校长必须尽力给予教师关心与帮助。但我们也必须让教师意识到,生活中的教师虽是凡人,但教育中的教师是学生眼中的伟人,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为此,我们提出了“双向成才”的发展战略,即一方面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另一方面还要为教职工的发展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和尽可能优越的条件,使他们在教学或服务的过程中同时成才。因此,我们尽一切可能为教师的成才提供服务和帮助。教师外出进修,我们不仅在课务上给予照顾、经济上给予补贴,而且对进修优秀者还给予奖励。我们还经常邀请高校专家、兄弟学校名师来校作专题学术讲座,派教学骨干参加国内高层次学术交流和到国外考察访问,组织教研组到知名重点中学交流学习……为了开阔教师的视野,我们不定期购买一些教育书籍发给教师,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等;有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如《美国学堂记》;有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如《国际教育新理念》,等等。为配合读书活动,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讨论活动,如“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教育是什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教育,真的不能简单化”……在学习与探讨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在悄悄发生改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逐渐提高,教育视野也越来越宽广。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的境界与阅读的深度和行走的广度密切相关。由此,我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性活动,参与了世界天才教育协会、亚太资优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协会、中国创新人才教育协会等高端学术性团体组织的活动,在参与中,我们广泛吸收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在具体的教育行为中。每年,学校都要安排一些教师到国内外进行教育考察访问,教研组与江浙沪等地区知名重点中学进行教学交流,学校课题组与京津沪一些顶尖学校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在大量的进修、学习、交流中,我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迅速得到提高,一批教师被评为全国、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一些特长教师还获得了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英特尔培训中国地区讲师等称号,许多青年教师工作四五年后就能挑起教学重担。

  我一直在想,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童年的幸福,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从内心深处喜欢学校的生活、崇拜老师,并能主动在言语与行为上仿效我们,在他们一生的发展中都永远留存着学校的印记,而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到“对孩子们的爱生长在内心”。

  很多高校负责招生的同志都说,天一中学的教育质量稳定高位;许多中学教育界的同志都说,天一中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个性;社会各界广泛认为,天一中学师德、师风特别好;孩子们则说,我们以老师为榜样……在我看来,一支师德修养高尚、教育观念先进、教学技术一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创造性的工作成为把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推向高峰的不竭动力,而这就是天一中学不断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沈茂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南大学特聘教授,现任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

  声 音

  学校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应该是美丽的,但是拥有美丽建筑的学校不一定是美丽的学校。把学校教育的文化元素和课程思想融入学校设计与建设之中,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集体的教育理念、社会责任心和恒久的坚持力。

  今天的学校太硬,一是环境太硬,徒有大楼、大广场;二是学校文化布置太硬,充满了成人训斥式的标语;三是管理太硬,以行政化思维管理师生。孩子们生活的世界应该是充满童趣的,校园中不仅应有大楼、大广场,还应该有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还应该有小蝌蚪游动、水禽出没的湿地,草坪上应该有奔走的松鼠、嬉戏的山羊……

  今天的校长都非常重视氛围的营造,也千方百计地“让每一寸土地、每一堵墙壁说话”。但遗憾的是,许多校长对“说话”的认识是有偏差的。有的“说话”是为了追求外显的所谓的特色,有的是为了迎接检查与评估,更有的是为了让来参观的人说“学校有文化”。总之,“墙壁说话”大多是以成人的思想、成人的思维方式、成人的眼睛、成人的语言在营造学校的氛围,由此形成的硬邦邦的装饰性氛围很难有真实的激励与引导的力量。

  为什么我们的高考改革这么艰难?国家花了这么多力气,专家学者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最后高考方案还是得到种种批评。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的改革,无论是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还是课程改革,我们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和整体改革。比如高考改革,我们总是在考虑要考几门学科,三门还是五门,100分还是150分。这些都只是技术上的变化,如果仅是某一个方面的改革或者是技术的变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化。真正的高考变革是要把录取权还给大学,让大学自主招生,让学生自主选择。

  一个人的素质就像冰山一样,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如他的学历、专业、知识,但是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因素其实是隐伏于水面下的冰山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所谓的 “核心素质”。“核心素质”的培养需要家长、学校潜下心来,潜移默化地予以引导。今天的素质教育,应该有一种高度,即着力培养孩子们血液中的“核心素质”。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但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常常很困惑,感到文化建设很“虚”,很难找到“抓手”,或是某种“连根拔起”的东西。这种“连根拔起”的东西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人的思维与行为中,有一种“荷尔蒙”起着关键性的引导,这种“荷尔蒙”就是根植于心灵、外显于言表的人生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摘自沈茂德的文章